“感谢学校在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对滞留国外的李建华同学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近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收到了两封来自俄罗斯的感谢信。信件分别由该校高二学生李建华的家长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侨华人协会从俄罗斯发出。
据了解,疫情期间,该校高二(2)班学生李建华身在俄罗斯无法回国,随着国内线上课程的启动,他要克服5个小时的时差与国内同学同步上网课。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老师们发现后,及时为该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辅导方案,并通过网络与学生及家长及时沟通,安抚学生焦虑情绪,使他顺利完成了高二下学期的学习。
李建华的父亲李晓旭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目前仍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作。今年寒假,由于工作原因他不能回国过春节,因此,他爱人带着孩子一同来圣彼得堡团聚,并计划于二月初回国。但随着疫情席卷全球,俄罗斯宣布关闭边境,中俄两国之间的航班相继被取消,李建华和母亲滞留在圣彼得堡。
2月17日,十一中学开设网课,全体学生“云上”开学,李建华也在俄罗斯与国内同步上网课。但由于时差原因,他得每天凌晨2-3点钟起床上课,李晓旭注意到,当他与爱人在俄罗斯当地时间七点左右起床时,李建华已经上完四五个小时的网课,休息一两个小时后还要继续接下来的课程。当时俄罗斯为防控疫情已颁布"禁足令",全家人鲜少外出,李建华的学习状态和情绪都不太好。
“我们家长非常焦虑和担忧。孩子母亲与班主任赵亮沟通后,赵亮老师马上通过网络与李建华进行互动,安抚了孩子焦躁的情绪。周末还组织李建华与其他同学一起视频聊天,放松情绪。”
十一中学高二(2)班班主任赵亮告诉记者,在网课初期,各科授课老师就注意到了李建华交作业不够积极,甚至上课睡着的情况。赵亮介绍,针对李建华的特殊情况,各科指导老师很快为他制定了个性化学习方案,任课老师更多与李建华进行一对一交流。为稳定他的情绪,各科老师在作业评价方面也以鼓励为主。
6月1日复课后,由于俄罗斯关闭边境,李建华暂时无法回国复学。学校又为李建华专门设置了摄像机位,利用网络直播,使他能与国内的同学同步听讲。赵亮介绍,由于十一中实行走班制,因此学校安排了一名与李建华选考科目相同的同学带着摄像头轮换教室。每节课上课前,任课老师都会先询问李建华是否在线。在课堂中,老师也会利用大家做题的时间和李建华电话去沟通,询问一些问题,保证他能参加学习。
此外,在复课期间学校还进行了摸底考试,了解孩子居家学习的情况。“对李建华则是用网络平台发送了试卷,让他通过网络渠道把试卷交回来。任教老师又逐一给他进行了网络评卷,给了他一些教学上的分析和今后学习方向的建议。”
“孩子能坚持上完课,我们觉得已经很优秀了。这样倒时差,坚持跟着同班同学上三四个月的课,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很难的。”赵亮说。